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交流 > 浅谈现代设备管理

浅谈现代设备管理

发布时间:2022-04-07


设备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高效的进行设备管理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促进技术进步和提高经济效益, 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传统的设备管理,只局限于单个环节,注重设备的正常使用与日常维护,而今天先进的设备管理必须立足于提升企业的现代化水平,必须培养和选用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必须确立全新的规范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  本文简要分析了当今企业设备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重点提出了从传统的设备管理向现代化、综合型企业设备管理理念与实践发展的初步设想。

管理是一门科学。管理的理念从诞生之日起发展到今天,已从传统管理、科学管理进入到现代管理时代,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诸方面都要进行有效的管理。由于管理在工厂企业比其它人类活动领域中起源和发展得更为完善、系统和充分,所以人们首先注意和重视的是企业的相关管理活动。而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管理环节就是对企业各类生产设备的高效管理。如今,企业生产设备的管理理念和方式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先进的设备是现代企业的生产工具,是企业资产和整个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稳健和高效的设备管理措施对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和技术进步,提高企业、乃至全社会的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在每一个现代化企业中,都应把设备管理工作当作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组成环节来抓。

当今社会,企业生产中的机械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生产操作由主要依靠人力向依靠设备动力转移。据统计,在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设备的使用、维修费用占经营成本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一个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与其设备自身运用的效率高低密切相关。目前,许多企业设备老化,又忽视技术改进与更新,设备维护过度或不足,总体利用率不高;设备闲置现象普遍存在。同时,企业中也较普遍的存在着只注重设备的后期维修,忽视设备前期的管理,只重视设备的技术管理,忽视设备的经济管理等问题。还有许多企业因设备使用与维护不当而倒闭。

1. 设备现代综合管理的概念、任务及意义

前文所列举的问题,其根本原因是设备管理的水平仍停留在传统、低级阶段, 只局限于设备使用中的单个环节考虑问题,缺乏把设备的一生(整个设备寿命周期)全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考虑。设备现代综合管理是把技术、经济、组织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求得设备在一个寿命周期的最佳使用效益。目前,设备的一个全过程使用周期是:研究—设计—试制—制造—选购—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更新—报废。由此可见设备全过程管理的每个环节必须同其他环节相配合,抓好每个环节管理,这是现代化设备物质运动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设备管理就是对设备的运行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通常设备在运行的全过程中,存在两种状态,即设备的物质运动状态和价值运动状态。前者包括设备的选型、进厂验收、保管、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更新改造、设备事故处理等;后者包括设备的最初投资、维修费用支出、折旧、更新改造资金的筹措与支出等。

设备管理就是对机器设备的两种状态的管理。设备管理可分为设备技术管理和设备经济管理,设备技术管理就是对设备的物质运动状态的管理,技术管理的目的是使设备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充分发挥设备应有的效能,保证生产正常而经济的进行;设备经济管理是指以设备价值运动过程为管理对象,以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为目的的管理工作,目的是提高和延长设备的经济寿命,降低设备运行、维护保养费用,最终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率。设备管理的成果就是不断的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综合效率以及现代化水平,为生产建设提供优良、经济的技术装备。

设备的完善程度和技术性能直接决定着企业生产产品的产量、质量,并决定着企业生产的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自动化程度,并制约着企业生产的组织形式。加强设备管理工作,能够改善设备的性能,减少设备的能耗和能源的浪费,以及对原材料的消耗,降低设备的生产成本;同时,加强设备管理能有效的预防和避免各种设备事故,减少企业的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保证企业能够最大程度的追求经济效益。

设备管理的任务就是要在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下,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特点,提供效能最佳的技术装备,保证企业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日益完善。具体的设备管理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1)根据技术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原则,正确的选购设备,尽可能的为企业提供优良的技术装备。

(2)做好现有设备的挖潜、革新、改进, 实现增产节约,保证生产向多、快、好、省的方向发展。

(3)保证机器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的技术状态,并合理地、充分地使用机器设备。

(4)保证所引进设备的正常运转,尽快掌握引进设备的维修技术,及时解决备品配件的供应。

2. 传统型设备管理向现代综合型管理转化

在企业生产设备的现代管理中,必须立足于提升企业的现代化水平和促进企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这是因为当今世界经济迅猛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市场需求急剧变化,企业的生存只有依靠提升现代化水平,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从而生产出质优价廉、适销对路的产品去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求,并且不断做大做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然而企业要真正适应激烈竞争的形势,谋求更新更大的发展,除改革现有的企业管理体制和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外,十分重要的一环就是必须对生产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提升技术设备的现代化档次,坚持高起点、高投入、高品质的技术发展战略。

与此同时,现代管理区别于传统管理和科学管理的特点之一,就是应用科学的方法论解决管理工作中人的问题,其中除吸收和运用现代科技新成就、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管理、注重经营战略和决策的研究之外,还在于现代管理必须研究人类行为,采取措施以协调组织目标和员工目标,激发人的内在动力,并重视各级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其工作技能,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等。

另外,设备管理向现代综合型管理转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设备管理咨询方面。

企业为了挖潜增效,提高管理水平,应重视设备管理咨询工作。通过咨询工作,可以全面、彻底的提高设备管理专业知识和技巧,从而改进并纠正设备管理中存在的漏洞。

二是设备的总体宏观战略管理。  即应当根据企业总体战略和经营战略的要求, 对生产经营所需设备的购置、开发、使用、经营等环节,要根据产品竞争重点、生产类型的不同,做出长远规划与方略,即设备战略。设备战略管理必须考虑到经济上合理, 使设备的一个寿命周期费用最少、经济效益最佳,达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可行的目的。

三是在设备的购置方面。  根据企业设备战略及开发新产品或改造老产品,以及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环保要求,及时更新落后陈旧设备,有利于增加产品品种、降低消耗、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效率、防止公害、改善环境。设备购置应以满足生产作业系统的“低成本”和“高效率”为原则,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进行评价选择。同时,企业所需设备,特别是专用或一些关键设备,凡不能从市场上购置,进口又特别昂贵,自己有条件开发的,可选择自主开发。也可与国内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开发,以便能较快地攻关解决生产所需。

四是设备的改造更新与经营管理。  以技术上更先进、经济上更合理的设备和技术替代、改造原有的设备,使设备结构更合理、技术更先进、效率更高、性能更好、消耗能源和原材料更少、外观更新颖。同时,对企业所需设备采用设备租赁经营、设备股权经营调拨等方式,降低设备购置费用,提高设备利用率。对多余闲置的设备,采用拍卖、租赁的方式减少无形磨损,提高设备使用率,盘活闲置资产,增加经营收入。

3. 结语

传统的设备管理向现代的设备综合经营管理转变,关键是设备管理观念的转变。即由单纯的设备技术管理观念向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相统一的观念转变,确立设备是商品可以经营的观念,把技术评价与经济评价相结合,既重视设备的物质运动又重视设备的价值运动。如果我们做到了观念的改变,把设备的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就一定能开辟出设备经营的新思路,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