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交流 > 不同柴油生产路径碳排放的分析与比较

不同柴油生产路径碳排放的分析与比较

发布时间:2022-04-28

主要内容:利用碳足迹技术,以英国标准协会PAS2050规范为计算依据,对2019年3家炼化企业的3条柴油生产路径碳排放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3家炼化企业柴油生产阶段碳排放系数中,位于东北区域的炼化企业最高,南方区域次之,华东区域最低;比较3条不同柴油生产路径碳排放发现,通过常减压蒸馏、柴油加氢这一路径生产柴油的碳排放系数最低,而通过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及加氢改质这一路径生产柴油的碳排放系数最高。提高热电生产比例、优化原料来源、合理安排单元装置生产配置对企业实现柴油清洁低碳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柴油 炼化企业 生产路径 碳排放

近年来,日益严重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正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发展低碳经济正成为全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3]。以欧美为首的发达国家更早地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率先推行了碳标签、碳盘查及碳资产管理等措施,以提高其在全球低碳经济运行中的竞争力。作为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政府也做出了到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达到峰值的减排承诺,低碳发展势在必行。

石化行业作为典型的高排放、高污染、高能耗的“三高”行业,其清洁化、低碳化发展对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温室气体减排至关重要。近年来,尽管国内各大石油石化公司相继推行了一系列低碳发展举措,但炼化板块逐年增加的碳排放问题仍有待解决。利用碳足迹技术对炼化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定量考量,探究石化产品的低碳生产路径对推动炼化企业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作为最主要的石化产品之一,柴油的清洁低碳化生产对各大炼化企业实现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以英国标准协会的规范PAS2050为基本依据,以3家代表性炼化企业(A,B,C)柴油产品为研究对象,以3条柴油生产路径为体系,分别核算不同柴油生产路径的碳排放情况,以期为柴油低碳化生产路径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核算的功能单位为1t柴油产品,环境因素为柴油生产阶段的二氧化碳排放当量(CO2e),核算主体为与柴油生产有关的所有单元装置,核算时间范围为2019年全年。

结论

1)3家炼化企业柴油生产阶段的碳排放顺序为:企业C>企业A>企业B。企业C地处东北区域,其电力的碳排放因子更高,而电力是石化产品生产中最主要的耗能工质之一,因此对于这类企业可考虑采用自发电的形式,并优化热电装置的热电生产比例,从而降低电力的碳排放因子。

2)3条柴油生产路径的碳排放顺序为:路径2>路径1>路径3。路径2的碳排放系数要明显高于另外2条路径,分析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催化裂化装置的催化剂烧焦排放影响很大,另一方面加氢改质装置的氢气消耗量过高,导致加氢改质装置的氢耗系数影响很大。因此炼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优化催化裂化原料及氢气来源,降低烧焦排放及氢耗排放,以实现柴油生产的低碳化及清洁化。

3)3条柴油生产路径中,路径3的碳排放系数最低。路径3在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单元装置更少,在生产过程中的能耗排放更低。因此,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考虑适当提高第3条生产路径的柴油生产比例,以更优的单元装置配置实现企业的生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