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石科院先进炼油化工技术-汽油管道调合成套技术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石科院)采用计算机技术与仪器分析技术开发了汽油管道调合成套技术,包括在线近红外多路分析监测技术、配方在线优化技术、配方保持技术,实现了汽油调合批次任务的全过程自动控制和优化。
技术特点
◆包含汽油管道调合所需的各项技术:调合方案研究、在线性质测量、实时优化与控制;并可为用户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工程实施、运行维护、人员培训、技术升级等。
◆具备实时优化与控制能力:罐底补偿的收缩时域模型预测法、非线性多目标优化模型、严格的非线性调合规则。
◆软件采用模块化开发方式,方便模块升级与维护,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或定制功能。
◆软件易用,界面友好,操作和维护简单。
应用效果
显著提高一次调合合格率,提高储罐利用率
◆一次调合合格率提高12.7百分点。
◆减少罐资源的使用,加快储罐周转,实现在油品生产能力提高的情况下罐容未增加。
优化配方,减少质量过剩,降低调合成本
◆辛烷值质量过剩小于0.1,且各批波动很小。
◆优化配方,减少高辛烷值、高价值组分用量。
提高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和调合精度
◆为调度人员提供了新的生产管理控制手段,灵活适应生产方案调整。
◆准确可靠的在线性质分析,减小了劳动强度。
◆实现调合过程全程自动化控制,操作人员只需输入调合任务,即能得到最优配方。
降低能耗,减少油品损耗
◆减少了重调倒罐、多次泵输送的能量消耗。
◆减少输送储存过程中造成的油品大呼吸、小呼吸损耗;有利于环境和人员健康。
从整体上促进了汽油生产水平的提高
◆动态调合:与上游装置连为一体,通过在线分析直接监控。
◆储运中直接参与质量控制,实时性提高。
应用效果&经济效益
2008年在中国石化广州分公司实现了国产汽油管道调合成套技术的首次工业化应用,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该公司的汽油管道调合系统由石科院提供长期技术支持和维护服务,投用至今10余年时间,保持所有设计功能(在线分析、优化、控制)的正常运行,持续为用户创造效益,2015年进行系统全面升级,继续发挥着汽油管道调合系统的作用。2017年5月该技术推广到山东某炼化企业,经济效益显著
技术优势
汽油管道调合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技术成熟可靠,可提供汽油管道调合系统建设的成套解决方案。该技术2008年7月通过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鉴定,并于2009年获得中国石化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技术完整性好,在线测量和优化控制高度集成,并具有持续为用户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升级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