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胜气田动态分析技术助力气田增产创效
随着东胜气田天然气深度开发的步子逐渐加快,部分气井因地层压力降低携液困难,出现了低压低产、水淹关停等现象,气井稳产压力巨大,有效的气井动态监测分析手段和技术日渐成为保障气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
动态分析技术是通过对气井生产过程中的产量和压力、井下和地面系统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指导气藏合理开采、促进气田科学开发的综合监测分析技术。“打个比方,动态分析技术人员就像气井的‘医生’,能随时观察气井‘身体状态’,出现异常立即‘医治’,提高气井产量贡献率。”华北油气分公司采气二厂气藏动态室负责人张宗辉说道。
今年来,采气二厂持续开展气井动态分析,技术人员把气田全部气井进行精细分区、分块,综合气田气井开发特征的差异性,建立健全气井动态监测的选井依据、选井比例、监测制度等,选取代表井科学开展动态分析研究。技术人员按照动态监测计划,以气藏监测为核心选取定点监测井,建立动态监测骨架,加大静压、流压、气水样、产气剖面、压恢测试工作。重点以压力梯度监测为主,通过流压测试掌握井筒积液情况,为气田泡排措施优化提供了依据,通过静压测试主要为气举措施提供依据,逐步建立了完善的气藏动态监测数据库,保障了动态监测资料录取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为科学认识气藏和合理开发调整提供了依据,为气田增产创效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创标杆、争一流”攻坚创效行动中,动态分析技术人员不断优化气井动态监测数据的录取时机、录取频率,针对不同重点监测项目,结合气井地质、渗流、采气等特征及生产分析中的需求,明确各项监测资料使用范围,形成了精准描述气藏开发特性的多资料综合应用技术。
今年以来,技术人员持续从动态上找矛盾、地质上找原因、工艺上找对策,利用气井动态分析技术,实现了气藏开发和工艺的有效结合,提高措施复产针对性,成功实施技术复产措施2100余井次,累计恢复气量达1514.09余万立方米,为东胜气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