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采用二级膜分离—冷凝—变压吸附工艺回收处理含有高浓度挥发性有机物和苯系物的炼厂罐区外排“呼吸气”。结果表明,进气的非甲烷总烃质量浓度范围41000~182000g/3,进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的质量浓度分别为400~1400g/3,150~1600g/3,300~2100g/3时,尾气中非甲烷总烃质量浓度始终低于80g/3,去除率均高于99.9%…
发布时间:2022-07-05
:分析了我国煤化工主要生产路线的碳流向和碳利用情况,计算了煤化工生产过程的碳排放。通过分析计算可知,原煤中碳的1/5~1/3进入产品;按转化单位煤炭计,煤化工碳排放强度2.1t/tc~2.5t/tc,比燃煤发电低19%~32%;按生产单位热值能源产品计,煤制油气路线碳排放强度比燃煤发电有所降低;煤制燃料和肥料在使用时将碳释…
发布时间:2022-07-04
煤气化装置设备可靠性研究中缺乏系统的设备失效损伤、模式数据库,采用基于风险的腐蚀调查方法可较为全面地反映设备内部腐蚀状况。以某煤气化装置为例,详细介绍了煤气化装置风险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腐蚀调查在煤气化装置风险评估中的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煤气化腐蚀数据库的基本思路,以全面采集和分…
发布时间:2022-07-04
基于我国的能源现状,阐述了发展煤热解的意义,简介了煤热解的基本原理,总结了热解气氛、升温速率、热解压力、煤粒径等因素对煤热解产物组成的影响。依据热载体类型的不同,介绍了国内外几种典型的煤热解工艺,重点介绍了国内煤热解技术的开发情况、工艺流程及各自的优缺点。关键词:低阶煤;热解产物;热载体;热解工艺
发布时间:2022-07-04
简述了炼焦炉的发展历程,分析了配合煤质量多变、加热系统调节、生产工况复杂、炭化室压力波动和焦炉表面散热等炼焦科技的难题,从焦炉气流分配的自适应能力、焦炉能源网络的构建、焦炉污染物的源头治理、焦炉智能生产等4个方面分析研究了未来炼焦科技发展趋势,指出焦炉的大型化、高效化、清洁化和智能化是炼焦炉总体的…
发布时间:2022-07-04